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 || 岳普湖县:防沙治沙互助队 锁牢生态富民“双赢路”
来源:岳普湖零距离 发布日期:2025-10-10 10:57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年来,岳普湖县创新推出防沙治沙互助队模式,以"1名种植大户+4至5名农户"的组团方式,将5.842万亩沙化土地变成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家园,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据悉,岳普湖县防沙治沙项目外围锁边工程涉及全县6个乡镇,总面积达5.842万亩。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当地创新推出"互助队"模式。该模式由1名种植大户与4至5名农户自愿组建团队,大户承包30-50亩土地,成员每户承包20-30亩土地,以210亩为一个治理单元。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198支互助队,吸纳964户农户参与,累计承包面积达3.33万亩,占合同任务5.15万亩的64.7%。
在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的防沙治沙基地里,一支支互助队在沙地上忙碌作业。队员们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有的铺设草方格沙障,有的栽植梭梭苗,有的安装滴灌设施。这片曾经沙丘连绵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铁热木镇盖买村,农户阿卜杜萨拉木·塔力普正在互助队技术员的指导下,仔细检查新栽植的梭梭苗生长情况。
铁热木镇盖买村农户阿卜杜萨拉木·塔力普说:“以前我自己只种几亩地,既不懂技术,又担心后期管护跟不上,一年忙下来收入也不多。加入互助队后,有大户带着干、专家教着做,我心里踏实多了。今后我会积极参与治沙工作,提高自己的收入,为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互助队模式的核心在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种植大户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优势承担牵头责任,普通农户通过土地承包和提供劳务获得稳定收益,专业技术团队提供全程指导,政府部门则通过补贴政策、低息贷款等保障措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此外,为提升治沙成效,岳普湖县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手段。在项目区内,无人机播种、智能滴灌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等现代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梭梭、沙枣等耐旱植物的成活率显著提高。县林业部门还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向互助队成员系统传授种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能,确保苗木"种得活、管得好、见效益"。
岳普湖县农业水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防沙治沙项目组副经理米热扎提·艾买尔表示:“通过组建互助队模式,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并实现惠民目标,引领广大农牧民持续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保护提质、产业发展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
如今,岳普湖县的防沙治沙互助队模式已初见成效。一片片新绿的防沙林带不仅锁住了流动沙丘,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干旱地区防沙治沙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这不仅是沙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更让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互助共赢”的模式,使防沙治沙从一项任务转变为共同的事业,让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记者:阿孜古丽亚库普江
主编:任丽瑛责编:裴文辅肖许润编辑:孟如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