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9/08

12:48

来源:
岳普湖县发改委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岳普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岳普湖县发改委 发布日期:2020-09-08 12:48 浏览次数: 字体:【

岳普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2020)

2016年1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总体思路

第四节战略定位

第五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四章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基层基础

第五章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发展瓶颈

第一节水利

第二节交通

第三节能源

第四节信息化

第六章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筑牢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三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七章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城

第一节优化城镇布局

第二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第八章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节坚持就业第一

第二节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第三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加强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

第六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第九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人才支撑

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创新体制机制-

第十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

第一节保护自然生态

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第三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第四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升发展稳定水平

第一节突出抓好促进就业工作

第二节大力提高教育援疆水平

第三节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节深化人才援疆及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第十二章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

岳普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2020)

前言

岳普湖县是国家贫困县,地处喀什地区中部,距喀什市74公里,全县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2015年,全县辖5乡4镇5个国营农林牧场,87个行政村,557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7.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6.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3.9%。县内盛产棉花、玉米、红枣、小茴香、甜瓜等,特色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县内有多个区内外知名景区(景点)、国家“AAAA”级达瓦昆沙漠旅游景区和千年柳树王、胡杨王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有喀什旅游“后花园”之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沙漠风光旅游之乡”、“中国毛驴之乡(疆岳驴品牌)”、“中国小尾寒羊之乡”、“中国高产棉之乡”、“中国优质甜瓜之乡”、“全国农业休闲示范基地”。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央关于新疆特别是南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和自治区南疆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岳普湖县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战期。必须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新要求,以及喀什地委、行署的新部署,把握县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适应发展新常态,充分用好国家给予南疆四地州的特殊优惠政策,发挥县域优势,紧贴扶贫攻坚、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喀什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围绕一个中心、打造两个平台、推动三大突破、落实四步工作法、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带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全力推进“一景两城四园区”建设,开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各项事业生机勃勃的新局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基本完成,目标总体进展顺利。“十二五”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是全县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按照“北延东扩、西储南控”的城市发展布局,建设了东城,提升了西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比2010年扩大了7平方公里。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绿化率达到25.3%,比2010年提高了16.9个百分点。完成东城区集中供热点新建和西城区老供热管网改造提升,彻底解决了供暖不正常的问题,供暖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94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累计新增天然气入户7095户,天然气入户率达到80%。成功引进了1家星级宾馆和5家全疆、全国连锁餐饮、服装品牌店,改变了岳普湖没有星级酒店和品牌店的历史。到2015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3%。

——特色旅游业取得新发展。按照“做大旅游线、做精旅游点、做强旅游面、办好旅游节”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达瓦昆景区、柳树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6亿元,完成了达瓦昆景区、柳树王景区新大门、停车场、客服中心、达瓦昆公主雕像、清淤扩容、美食一条街等31个项目建设,景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达瓦昆景区相继获得国家4A级沙漠旅游景区、“全国农业休闲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国家沙漠公园”等称号;“千年柳树王”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铁热木镇玛什英恩孜村(10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荣誉。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2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5亿元。

——民生建设取得新成就。按照“基层重要、民生为先”的原则,坚持每年用财政资金集中为群众办好10件民生实事,五年民生累计支出5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建安居富民房17500户、公共租赁房14648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0480户,完成了7000户安居富民居民点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5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9万余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5.78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率分别达97.29%和99.79%。大力实施防病改水工程,完成新自来水入户1.46万户,解决了6.57万余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建重要农村公路37公里,通村油路616公里,通达公路82公里,全县乡村的通行难问题得到解决。新建改造电网66公里,解决了3500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成效显著,累计完成了17个村的整村推进试点工作,减少贫困人口4242户1.81万人。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13.22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入学率达到97.2%,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37.1个百分点、60.6个百分点。科技引领和支撑显著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自治区科技先进县”、“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三馆一中心”投入使用,87个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投入使用。30045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部完成。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奖扶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65‰以内。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六类”人才信息库建设,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803人,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71万余人(次)。

——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突破。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7.9043亿元,实施对口援助项目122个,全力解决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增收致富等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需求的问题。以特色产业扶持和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产业援疆,累计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44.47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拉动就业1500人。海润光伏、光大西域、正阳纺织等企业落户岳普湖,有力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智力援疆力度加大,累计安排242名干部人才开展对口援助工作,探索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6项,临床诊断病人3160余人次,完成大小手术367台;完成各级公开课、示范课430节;累计培训农民工9000余人,带出当地技术人才近1000名。交流交往不断增强,组织334名党政干部到山东考察学习培训;安排83名未就业大学生到泰安实习培训;组织70名青少年到山东开展“手拉手”活动。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南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岳普湖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整体外部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素增多带来的严峻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机遇与优势

——从国家层面对南疆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带来重大历史机遇。2015年中发5号文件已将南疆四地州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支持南疆发展,南疆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随着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战略、新一轮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深入实施和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对南疆特殊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将有力推动南疆四地州各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国家和自治区加强宏观政策引导为南疆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把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时期新疆工作特别是南疆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总目标,把坚持主题主线,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五个始终”、瞄准“五个明显、一个确保”作为新时期执政为民的宗旨,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立对口援疆长效机制等要求,为包括岳普湖县在内的南疆四地州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必将带动南疆跨越发展。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把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建设,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岳普湖县地处喀什半小时经济圈中心位置,必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赢得先机。

——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推动岳普湖县转型发展。随着我国加快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升级,给新疆及南疆的能源、矿产、旅游、文化及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转换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大力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南疆是重点布局和支持区域。岳普湖县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县域劳动力充足,有条件成为承接国内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必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及城镇化进程。

——全县干部群众谋发展的强烈愿望推动岳普湖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求发展、谋富裕、盼和谐已成为南疆各族人民的心声,为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群众和社会基础。

(二)挑战与困难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素增多。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已进入常态化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型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南疆四地州传导影响已经显现,经济增长乏力,增速明显放缓。消解过剩产能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及我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投资总量规模增长趋缓,节能降耗减排压力增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准入受限,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加大,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生态安全面临挑战。岳普湖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国土面积中60.97%是沙漠戈壁荒滩,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年平均降水量75.8毫米,蒸发量2027.8毫米,相对湿度52%,浮尘天气年平均54.3天,灾害性天气年年发生,主要以洪涝、干旱、地震、冰雹、大风、沙尘、霜冻为主,冰雹年平均出现2次以上,沙尘暴天气年平均出现27.8天,最强时能见度仅为20米。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如倾斜的锅底,成为了盖孜河、克孜河流域的水、盐汇集中心,由于排水没有出路,导致全县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盐碱化严重,全县88万亩耕地,90%以上属盐碱地,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达6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未来十年将进入生育高峰期,随着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维护生态安全责任十分重大。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支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薄弱。全县水利、电力、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率为15.6%。县域内的两条省道均为3级公路,乡村道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结构不合理,技术等级偏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基层硬件设施十分薄弱,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岳普湖县属国家贫困县,财政自给率低,自给率仅达到10%左右,虽然近两年来县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但刚性支出增长更快,致使全县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自然环境差,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重,导致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不易,“人心思走”的问题十分突出。

第二章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南疆工作会议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把岳普湖建成喀什发展轴上的“聚宝盆”,丝路经济带上的“魅力新城”,实现各族群众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全面小康的“岳之梦”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为第一责任。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始终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岳普湖县问题的根本和总钥匙。深刻认识新常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特色化,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结合县域实际,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依托山东省泰安市对口援疆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水平,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走出一条改革引领、开放带动的新路子。

——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特点,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把依法治县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坚持讲法治、讲秩序。坚持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相结合,加强法治建设,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的发展环境,保障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

第三节总体思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岳普湖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三个引领”,抓好“六大体系”建设。

一条主线:坚持稳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发展理念。稳定发展注重解决发展条件问题,始终聚焦着眼点和着力点,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岳普湖蔚然成风,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提供持久发展动力。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必须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坚定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建设洁净岳普湖、美丽岳普湖。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新机制,全力补齐短板,使各族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个引领:理念引领,充分认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坚持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治疆方略,坚持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地委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问题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直面矛盾,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解决问题引领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实践引领,坚持实践第一、效果第一,把岳普湖这几年实践证明成功的、各族群众拥护的思路政策举措坚持下去、固化下来,在实践中再丰富再提高,以变化变革的生动实践引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节战略定位

岳普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喀什城市圈重要增长极”,“南疆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商贸物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南疆魅力新城喀什后花园”,“民族风情、沙漠探险特色旅游目的地”,“丝路文化、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喀什城市圈重要增长极。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战略支点,战略地区凸显,岳普湖地处喀什半小时经济圈中心位置,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打造最优环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喀什城市圈重要增长极。

——南疆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岳普湖县具有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积极争取自治区及地区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依托泰岳工业园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商贸物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岳普湖县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喀什地区中心腹地,依托县内外特色农产品优势和物流园区建设平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东联西出,把岳普湖打造成为喀什地区商贸物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南疆魅力新城喀什后花园。岳普湖县地处喀什半小时经济圈,通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特色旅游,打造最美乡村,把岳普湖建成喀什的后花园,喀什发展轴上的“聚宝盆”,丝路经济带上的“魅力新城”。

——民族风情、沙漠探险特色旅游目的地。重点围绕岳普湖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民族底蕴,做精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柳树王生态景区、胡杨王国家森林公园,做大沙漠探险、民俗风情、长寿文化、军垦文化等特色旅游线路,加大筹融资力度,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彰显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努力把岳普湖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丝路文化、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地。岳普湖县民族体育历史悠久,体育中心规模大,设施齐备。同时县乡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处,民族特色餐饮享誉疆内外。通过举办国家级、自治区级民族体育盛会和餐饮创品牌、连锁经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把岳普湖县打造成喀什地区丝路文化、民族体育、餐饮的重要目的地。

第五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力争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疆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

——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到202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100%。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100%,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5万人,年均转移富余劳动力2.69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7%以上。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为19:44:37。城镇化率达到50%。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落实“六个精准”工作机制,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实现国家现行标准下的41个村12100户,42859名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

——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到2020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成为发展主要驱动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形成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8.46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森林覆盖率达到10.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指标内。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屏障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岳普湖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属性

民生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15.57≤16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44约束性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0.650.720.2预期性

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3.582.69预期性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97.2100约束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100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100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7053334010预期性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75141266011预期性

经济

发展生产总值亿元3870.0512.5以上预期性

其中:一产增加值亿元1013.46预期性

二产增加值亿元15.2630.915.4预期性

三产增加值亿元12.7425.7515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26:40:3419:44:37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元219853502510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亿元5.9812.615约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5811715预期性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983.1910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958.316.8预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4050065.7预期性

城镇化率%3350预期性

生态

文明耕地保有量万亩45.5748.46约束性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30.55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8.4410.6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扶贫攻坚贫困人口万人4.290预期性

贫困发生率%33≤5%预期性

第三章空间布局

按照国家、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岳普湖县区域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发展区位的分布特征,将全县划分为平原农业区、城镇建设区、荒漠草原生态区、旅游建设区四个生态区。

(一)平原农业区

此区域包括也克先拜巴扎镇、艾西曼镇、阿其克乡、色也克乡、县农场、铁热木镇、良种场、大畜场,目前区域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是岳普湖县最主要的农业发展区域。

该区农业条件相对较好,是岳普湖县基本农田集中分布的区域,是主要的棉花、粮食、特色作物产地,全县90%以上的林地、牧草地、水域集中在该区域内,对本区的土地利用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主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本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重视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鼓励依法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限制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统筹兼顾,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积极改良土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和集约化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采取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沙漠化、盐渍化。

(二)城镇建设区

此区域包括岳普湖镇、岳普湖乡、林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结合该区的区域特点、生态环境特点、资源优势和经济技术基础等,发展生态工业、农业,控制环境污染为重点,林、水、土、田、路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活力,增强环境生态系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促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能防风固沙的生态林业体系,商品率高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建立起动态平衡、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三)荒漠草原生态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岳普湖县东北部和南部,包括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乡、阿洪鲁木乡大部分区域。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漠化草原,土壤呈明显的沙砾质化,是全县自然环境最为恶劣、植被最为稀疏的区域。

该区域土地利用要以恢复草地生态为主;积极探索退化草场更新改造及恢复的技术措施,保护荒漠草原沙化地区的灌木等固沙植物,通过封育保护、引洪灌溉、合理分配农林牧用水等措施拯救天然荒漠植被;通过封沙育林育草,营造乔灌草结合的防护林网,全面治理和改良沙化、荒漠化草地,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覆盖度和产草能力,发挥防风固沙和牧用的功能。该区建设项目供地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标准,结合重大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布局。

(四)旅游建设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县城城市综合服务区、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乡、阿洪鲁库木乡,包括达瓦昆景区、柳树王景区、胡杨王景区、城市综合旅游资源等,该区域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潜力,以彰显大美、自然、原生态为重点,集中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

积极推动兵团和地方、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住房、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稳步推行民汉合校及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积极与山东省泰安市的对接沟通,通过学习、考察、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干部、教师、青少年等与内地的交流交往渠道。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自愿赴内地务工、经商和居住,有序扩大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交流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在各族群众心里,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抱紧、抱实,不分你我、心灵相通、共担风雨。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助救济机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强数字化城市建设。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依法完善户籍、身份证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建立流动人口查询服务系统。全面深入开展整治行动,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和乡镇(社区)集中整治,对危爆物品采取源头控制、定点销售、流向管控、实名登记措施。

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加强“七五”普法,扎实开展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司法监督。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重大决策社会

风险评估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案件和矛盾纠纷,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的能力。

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上违法犯罪活动预警监测、技术反制、侦查打击能力。积极推进以乡镇、街道为重点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隐患排查,完善预警监测机制。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好消防基础设施及器材装备建设工作,确保每年道路交通、消防、工矿商贸、建筑施工、农机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逐年下降。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进一步规范村干部队伍建设,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先进村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后进村。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和“五无村”创建活动,实现8星级以上村党支部达到45%以上,5星级以下村党支部全部进位升级,实现党组织星级化管理100%覆盖、后进村党支部100%晋位升级。以推进依法治村为抓手,利用农村星火课堂、乡村党校大力开展法治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抓好县领导联乡包村、乡镇领导包村联户、村干部包片包户、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干群连心卡、民情日记等制度,形成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实行乡镇主要领导任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制,推动解决无钱办事问题,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重点加大对乡(镇)综治中心、村群众活动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社区服务设施、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节约资金”的原则,高标准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个中心”作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娱活动,宣传政策,教育群众,聚集人气。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一强双带四作用”工作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支持基层组织工作,落实好“两好”、“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四个共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提高村级(社区)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水平。

第五章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发展瓶颈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区域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有力推动岳普湖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水利

坚持开发治理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积极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加快推进岳普湖县水利现代化进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努力保障全县各族群众饮水安全、防汛抗旱安全、粮食安全生产、经济供水安全和生态建设安全。

水库(闸)除险加固。实施达瓦昆水库、昆都孜水库、帕万水库、铁热木水库扩容改建工程,增加库容,提高调蓄能力,促进灌区发展。完成合理闸、吐逊木闸、夏甫库坦泄洪闸、风口闸、卡木尕克泄洪闸等5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引水渠首。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渠道防渗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灌溉体系,提高渠系防渗标准、过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率,保障农业灌溉供水。到2020年,干渠全部完成防渗。干渠防渗率均达到100%,支渠防渗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55。

农业高效节水。加大以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推广力度,在加快土地归并整理的基础上,对现有零星地块进行整合,新建高效节水25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到55万亩。

盐碱地综合治理。采用平整土地、明渠排水、作物改良、种植防护林、施有机肥等多种措施综合改造,有针对性地对现有耕地中度以上的盐碱地进行治理、改良,预防控制中度盐碱区,改善轻度盐碱区,改良中重度盐碱地。“十三五”期间,完成中重度盐碱地改良23万亩。

水土保持。通过新建防护林、新建经济林、封育治理、防风固沙林网建设、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强化监督执法,坚决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预防治理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十三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亩。

农村安全饮水。有序升级改造现有农村供水系统,合理新增机井,建设水处理设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切实保障农村各族群众的饮水安全。“十三五”期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4处,新增供水规模4894m3/d,提升改造输水管网461公里,配水管网3224公里,改善14万人安全饮水条件。

防洪抗旱建设。在盖孜河三道桥枢纽上游右岸护岸工程、尾克力克过河涵洞护岸工程、昆都孜村过河渡槽上下游护岸工程、老公道牙混凝土桥-钢渡槽上下游护岸工程、夏甫库坦疏浚工程、吐万艾买力克桥护岸工程、阿洪鲁库木河道疏浚工程等9项永久性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全县抗旱减灾综合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第二节交通

加快完善路网布局,重点抓好“通乡、通村路”建设、“出口路”建设、“经济路”建设等“三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技术水平,增加通达深度和提高抗灾能力,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岳普湖县境内段建设。完成国道219线(伽师—岳普湖—英吉沙)二级公路,省道310线,G314线经伽师总场经岳普湖县巴依瓦提乡至G315线等国省道干线岳普湖县境内建设任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大路网密度,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十三五”期间,完成改建农村公路的总体规模是965公里,将农村客运线路延伸至全部87个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建制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沥青公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及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工程,加强现有客运站改造升级,新建400座招呼站,为广大群众平安出行提供便利。

铁路建设。新建格达良—伽师—岳普湖县工业园区专用铁路1条;新建运输站场1处(岳普湖县物流园区)。

机场建设。在达瓦昆景区建设通用机场1座,提升景区交通水平。

第三节能源

以提高能源保障水平为重点,加快电力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电网覆盖面,形成稳定、完善的电源电网新格局。

电源建设。加快光伏电站建设,形成200兆瓦装机容量。建成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基地。

电网建设。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进一步优化配网结构,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增强骨干电网支撑能力。争取实施岳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岳普湖县低电压卡脖子问题。加强110千伏电网结构,构筑局部环网。重点扩建岳普湖城东110千伏变电站,新建铁热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也克先拜巴扎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35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2条。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加快“手拉手”10千伏线路联络工程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10千伏电网线路24条。到2020年,全县新增主变容量300兆伏安,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将提高至99.986%,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将提高至100%,实现各乡村村村通电。

油气管道建设。实施“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加大城镇天然气工程建设力度,到2020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使资源开发惠及当地百姓。到2020年,实现城镇管道天然气全覆盖。

农村能源建设。因地制宜采取大电网延伸以及光伏、风电光电互补等可再生能源分散供电方式,切实提高农村电力保障,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大向农村推广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力度。充分利用丰富的棉花秸秆等作物秸秆资源,实施农作物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等工程,缓解农村能源匮乏问题。

第四节信息化

以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为目标,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加强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业务网等三大网络建设,着力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农村信息等三大应用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化应用推广,努力构建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信息化新格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光纤到户,实现重要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全覆盖。积极推动4G网络的建设和部署。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加快信息化平安岳普湖县建设,重点加强社会信息保障系统、基层政权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

全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力实施“村通工程”、“校讯通”、“农信通”、“企信通”等工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信息惠农工程,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能力,依托绿色农产品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卫生、教育、交通、旅游、气象、社区、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加大对电子商务、大型物流系统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加快现代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着力构建信息公开、网络办公、部门协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数字化服务政府。

第六章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筑牢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现代生产要素、现代经营模式、现代发展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产业发展惠民生、促稳定。

第一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为核心,以绿色、生态、有机为目标,结合退地减水、农村土地清理、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等重点工作,建设粮食基地、棉花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特色作物基地、畜牧业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安全。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狠抓“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和“吨粮田”建设,加大小麦集中连片高产示范力度,逐步探索推广小麦滴灌技术,全面推广杂交玉米、地膜玉米等先进技术,落实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优良品种覆盖率,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高蛋白玉米等优良品种。积极探索推广果粮、经粮等多种间作套种模式,提高复播指数。到2020年,种植小麦16万亩,总产6.72万吨;种植玉米14万亩,总产7万吨;粮食生产“区内平衡,自给有余”,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优质棉基地建设。坚持“高产高效进,低产低效退”的原则,结合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优化布局,调减棉花种植面积。以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体系为重点,大面积推广良种、高标准节水灌溉,高密度栽培、机采棉等技术,提升棉花单产效益。“十三五”末,棉花面积50万亩,实现皮棉总产7.5万吨。

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利用“铁力木”牌有机小茴香、“达瓦昆沙漠”牌绿色、有机甜瓜品牌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优势,着力抓好陆地甜瓜、小茴香等高效特色作物。重点在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乡、阿洪鲁库木乡发展小茴香产业,在也克先拜巴扎镇、艾西曼镇、色也克乡、阿其克乡发展甜瓜产业。围绕市场,科学规划,错开播期,均衡上市;加强管理,选择良种,逐步推广滴灌技术,解决好作物间用水矛盾,提升特色作物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种植陆地甜瓜5万亩,总产10万吨;小茴香5万亩,总产0.4万吨。

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发挥一乡一镇一场的地缘优势,沿S310省道的乡镇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其他乡镇协调发展。把设施农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带动作用,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高质量建设新棚、改造旧棚,转变发展方式,“十三五”期间,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万亩,蔬菜产量3万吨,提高全县蔬菜供给保障能力。

畜牧业基地建设。突出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肉牛肉羊养殖、奶牛养殖、猪禽养殖、特色养殖、良种繁育建设、饲草料保障体系建设、畜产品安全和畜牧加工业建设等八大重点基础工程,力争把岳普湖县打造成喀什地区优质奶源基地、肉食基地和禽蛋基地。以园区、企业、大户和合作社联户等多种形式开展规模化养殖,在巴依阿瓦提乡建设岳普湖县畜牧养殖园区第二分区,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到2020年,引进5-7家养殖企业,将岳普湖县畜牧养殖园区建成年产值1.5亿元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园区。扶持各乡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户建设,争取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达到100个,创建2个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区,3个自治区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区。加快以奶牛养殖小区、“奶牛银行”为主的挤奶厅建设。形成产加销衔接有序、安全监管到位的现代奶业生产体系。稳步发展猪禽养殖,重点提高蛋鸡蛋品质量和产蛋率,实现工厂化生产,建立出口备案基地。注重畜产品品牌创建和开发,以驴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品牌,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地理标识等认证工作。加快以多胎肉羊为主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多胎肉羊的引入和扩繁速度,加大多浪羊多胎性能选育扩繁工作力度。加快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肉羊、奶牛和肉牛、蛋鸡肉鸡、驴标准化生产模式,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到2020年,80%以上备案登记的畜禽养殖场(区)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大优质饲草料种植力度,推行饲草种植新模式,建成万亩林草间作示范基地,打破畜牧业发展饲草料制约瓶颈,保障畜牧业发展需要。力争到2020年底,牲畜存栏达43万头只,肉产量达到24920吨以上,奶产量达到23000吨,蛋产量达到11000吨以上。

特色林果业。以发展红枣产业为重点,巩固岳普湖县特色的林果业基地,加快外向型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全县9个乡镇在2015年10万亩红枣精品园的基础上再每年增加5万亩,力争到2018年全县红枣面积均达到丰产园建设标准。积极培育红枣加工企业建设,增加附加值,实现林果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农业产业化。围绕驴奶、肉牛、肉羊、红枣、杏、甜瓜、小茴香、棉花等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营销进程,建立10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核心技术示范区,促进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为契机,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特色农产品加工规模,积极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力争到2020年,注册黑山羊、无花果、黑枸杞3个特色农产品商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农民、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创办合作社和各种中介组织,引导其从事加工、保鲜、贮藏、物流配送等。到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0家。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本地有实力、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规模实力。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优先吸纳安置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大企业对贫困户在种植和收购、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全面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与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开拓,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组织和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十三五”期间,争取全县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5家,地区级龙头企业18家。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农机装备等关键领域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中心,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技术集散枢纽,村级农民技术员为基本依托,构建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农业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产学研互动,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应用瓶颈,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主要种养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强化公益性职能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大幅度地优化和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力争到2020年底机耕机械化程度保持100%;机播机械化程度达95%,农业机械综合配套比达到1:1.5以上。加快建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站与农牧民联合组织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地备案、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着力打造名优特新知名品牌,完成“疆岳驴”品种认证。加快建设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大动物疫情、森林草原火灾、防汛抗旱、重大气象灾害等预报、预警、控制指挥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加强农副产品出口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增强流通功能,特别是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到2020年累计完成农副产品外贸出口200万美元。

第二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紧紧围绕岳普湖县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加快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光伏园区、4平方公里仓储物流园区、3平方公里纺织服装园区的建设,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符合岳普湖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三五”期间,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新引进企业50家以上,培育形成3--5个全国性及自治区级工业品牌,规模以上企业20家。到2020年末,工业企业达到11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0000人以上。

泰岳工业园区。按照“面向现代化、加快市场化、适应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原则,在已建成的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农副产品加工区、出口产品制造和组装加工区建设,做大平台,做多项目,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着力打造一流工业园区。全面完成片区的道路及土地平整项目工程,使园区实现“六通一平三化”目标(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有线电视、通天然气、土地平整、绿化、美化、亮化),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聚集、商贸活跃的新型工业园区。

——农副产品加工区。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积极助推光大西域、晨光生物、玉昆仑食品、华彩农业、阿里果果果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红枣、甜瓜、小茴香、棉秸秆、葡萄、无花果、大芸、畜产品、杏、石榴、核桃、黑枸杞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引进企业19家,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0家以上,产值达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解决就业2600余人。

——出口产品制造和组装加工区。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鼓励引导现有的建筑建材企业紧扣国家产业政策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和引进五金、家电、手机配件、农用机械、电子产品、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企业,打造南疆出口产品制造和组装加工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引进企业13家,使出口产品制造和组装加工企业达到15家以上,总产值达7.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4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光伏园区:加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兴产业,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把光伏园区发展成为岳普湖县“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引进企业5家,使光伏企业达到10家,装机容量200MWp,总产值达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66亿元,解决就业100余人。

物流园区:沿喀麦高速公路和310省道,规划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积极引进生产性商贸仓储物流项目落户,发展仓储、运输、物流配送,在服务全县物流需求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喀什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力争到“十三五”末,物流企业达到20家,解决就业1500余人。

纺织服装园区: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积极引进棉纺、服装、织布、鞋帽、袜业、手套等项目进驻园区,力争到“十三五”末,纺织服装园区达到50万锭棉纺、2400台无梭织机、1500万套(件)服装加工、300万件家纺、2.5亿双织袜综合生产能力,总产值达3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2亿元,解决就业5100人,成为喀什地区重点纺织发展基地。

第三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提供广阔的空间。

旅游业。重点围绕达瓦昆景区、柳树王、胡杨王、圣湖景点的保护开发、加大筹融资力度,从发展观光探险和康体养生旅游入手,加快景点配套设施的开发工作。积极推进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加快改善县内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加快景区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景区道路、通讯、供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垃圾、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加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完善配套交通、信息服务、餐饮等游客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大达瓦昆沙漠风景旅游保护开发公司(Q板)上市工作推进力度,尽快把柳树王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到2020年将岳普湖达瓦昆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树立“喀什岳普湖——丝路养生之城”、“丝路明珠沙湖传奇”的旅游形象品牌,打造柳树王、圣湖等景区品牌以及岳普湖小刀、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节、有机农产品等旅游商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集群效应,形成规模品牌。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整合岳普湖民俗风情、特有产品和乡村农业资源,以达瓦昆景区营造沙漠风光探险游圣地;以越野器材展示中心、户外拓展训练营、四驱主题公园、沙疗康养园、沙漠浴都中心等园区打造户外运动、康体养生旅游圈;以生态果林采摘区、野生植被科普文化乐园、柳树王科普园区、疆岳驴观赏园、大漠田园餐饮区打造乡村乐活休闲旅游带;以葡萄酒庄园、丝路驿站文化园、民俗博览园、达瓦昆湖心岛演艺中心打造岳普湖高端精品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以岳普湖三宝三珍:“疆岳驴、红枣、无花果”,“大芸、黑枸杞、驴奶粉”为重点,形成3-5个旅游小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一家旅游购物定点商店连锁集团,遍布全县,统一标识。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强与泽普、塔什库尔干县等地的合作,共同打造环喀什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把岳普湖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商贸物流业。紧紧抓住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通道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邻近喀什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加快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加强4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发挥园区集聚辐射和产业带动作用,加强与喀什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及周边县的协作,形成区域特色农副产品及纺织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物流配送、代理联运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及货物代理企业。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县城商业基础设施,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充分整合资源,着力提升县域商业层次。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专卖专店、品牌店和精品店,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促进商贸服务新兴业态发展。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推进产销衔接和农超对接。9个乡镇全部建成供销超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商业网络。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县城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家政保洁、养老托幼、中介配送、社区物业管理等便民服务,扶持发展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各类便民服务中介组织,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积极发展房地产服务业。以公廉租房、城乡安居房工程建设为重点,并适应房地产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职责,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优化商品房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提高住房建设质量和配套服务设施水平,为全县居民营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办公和商业环境。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完善物业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开发、消费市场环境。

积极发展综合服务业。积极发展中介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各类咨询服务、科技服务、劳务市场服务、人才交流服务、会计咨询、法律服务、商务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投资顾问、形象设计、战略策划、市场研究等咨询服务业。扶持发展为“三农”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强中介机构管理,规范中介服务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餐饮服务业。把握“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发挥行业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提升餐饮服务质量,立足特色优势和政策资源优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建品牌(连锁)。

第七章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城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宜产、宜业、宜居”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坚持城镇经济、城镇建设、城镇管理“三城统筹”,以城乡规划为龙头、重点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洁净、畅通、有序、平安”工程,不断增强城镇承载力,提升城镇魅力和群众幸福指数。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县城人口达到7万人。

第一节优化城镇布局

针对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和今后发展产业布局特点,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将形成“一心、三轴、多点”。岳普湖县城镇空间与县域生产力布局相一致,即以县城为中心,以也克先拜巴扎镇和铁热木镇为东西节点,以喀(喀什)——麦(麦盖提)公路沿线为主发展轴,以英(英吉沙)——格(格达良)公路沿线为次发展轴进行。

喀——麦310省道沿线为主发展轴:该沿线串连县城、也克先拜巴扎镇、铁热木镇,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集贸、外贸出口加工企业,利用县域丰富的土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213省道沿线为次发展轴:该发展轴串连着岳普湖乡、阿其克乡、色也克乡,此轴重点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

沿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42团、阿洪鲁库木乡为次要发展轴:南部延伸至达瓦昆沙漠旅游景区,以特色农牧业、沙漠旅游为经济发展要素。

第二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本着“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保障有力”的原则,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镇综合保障水平。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0%和8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60%和75%,日垃圾清运率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排水管网密度达到4公里/平方公里。

加快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完成县城东城区、西城区道路建设任务,新开城市公交线路6条;开通以县城30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城乡公交线路15条;新增城市出租车50辆,城市公交车30辆,城乡公交100辆,方便城乡居民之间的往来。对县城色彩、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照明等,做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导引范例;围绕塑造特色风貌进行设计,重点搞好商业中心、文化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建设;美化城市中心广场、大十字、汽车站、标志性建筑等重点地段;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特色街区、样板道路、风貌建筑、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标志性建筑。推进产城融合,在完善工业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等市政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加快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市容市貌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现象,彻底清除城区积存垃圾,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整治各类广告牌匾和标识,城区户外广告牌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合理设置。规范城区架空线路,鼓励架空线路做入地处理。完成城市宽带网建设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形成以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力争到2020年,县城燃气应接尽接、集中供热应入尽入,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达到100%;沿街公厕改造率达到100%;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绿道绿廊建成20公里以上;启动城镇绿色建筑达标工作;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

积极推进中心镇村建设。制定镇区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加强铁热木镇、也克先拜巴扎镇两个片区中心镇建设,完善镇区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建设艾西曼、铁热木、也克先拜巴扎镇等3个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新型小城镇。着眼色也克乡、阿其克乡、巴依瓦提乡和阿洪鲁库木乡4个一般乡镇建设,做好21个中心村建设,不断提高乡镇服务农村的能力。

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完成棚户区改造8600户。加大商品房建设,完成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开发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完成9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建设节能型县城。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100%。实施和谐社区建设工程。按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相统一的要求,各民族群众互相交流、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美好社区。

第八章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为本,着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扶贫攻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各民族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第一节坚持就业第一

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及地区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坚持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原则,以解决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重点,注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项目带动就业,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力争实现“一户一人、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完善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等就业扶持政策,力促政府投资和各类援疆项目以及新落户企业招用人员中的本地劳动者比例达到70%以上。

推动产业发展拉动就业。充分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和畜牧养殖业,鼓励和引导以创建家庭经营和农村产业合作社等形式,力争第一产业年新增就业达到200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组装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支持商贸物流、特色餐饮、特色旅游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民族手工、民俗休闲娱乐等“短平快”项目,实现以项目带动就业。紧紧抓住实施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的机遇,积极引进纺织服装企业,培育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及配套产业,给予企业用工政策扶持,促进本地就业。全力解决好新粤纺织、光大科技、正阳纺织等已落户企业增长增量用工需求,积极支持新落户纺织服装企业开展订单、定岗培训,确保企业用工招得来、用得上。力争“十三五”期间,纺织服装企业年新增就业达到1000人;造纸、农产品加工制造、机械组装、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年新增就业700人;旅游、商贸物流、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企业年新增就业800人。

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就业。大力扶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重点支持大企业配套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等领域发展的中小微企业及带动就业能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加大在金融、信贷、减少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更多政策支持和服务。

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加快创业服务机构建设,继续推进创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鼓励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等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全面落实鼓励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场地费用补贴、创业奖励等扶持政策。降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门槛,扩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十三五”期间,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全覆盖。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制度,完善用工需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培育发展劳务中介机构,设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支持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进一步规范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行为及企业招聘用人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力争在乡镇建立培训(实训)基地,在村一级建立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就业、培训等相关服务,提升就业能力。

大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工程,“一户转移一人”、“一户一技工”、“一户一市民(工人)”转移就业工程,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特色旅游、地毯编织、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中小微企业和“短平快”项目转移就业,在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农业生产内部有序就业,参加乡村道路、农村水利、抗震安居等民生工程的季节性创收就业,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向非农产业转移。着力推进政府组织的成建制、自治区外转移输出,积极组织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北疆、内地务工经商转移就业,争取“十三五”期间,每年引导900名劳动力到北疆、内地转移就业。

加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等特殊群体就业引导。大力支持和引导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等青年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引导、组织其进城、进厂、进园区,逐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给予培训补贴,对到企事业单位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生活补助。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力度。开发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岗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帮扶就业特困家庭成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十三五”期间,每年解决毕业生及特殊群体就业350人。

加强就业培训。重点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岗职工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企业定岗培训”、“院校定向培训”和“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加强县、乡级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站建设,以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就业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和“两后生”为重点,采取“技能+语言”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定向、定岗技能培训,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继续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第二节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以民族团结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和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做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全县人口文化素质。

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扩大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到高中阶段。加强对幼儿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教学能力。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00%,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巩固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全面落实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15年免费教育政策。巩固学前两年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和综合高中建设。到2020年,学前三年入园(班)率达到87%;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100%。

着力提升教育办学质量和条件。实施薄弱学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规划。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校舍维修工程,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实现农村初中寄宿制项目全覆盖,加快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实现“远程直播课堂进教室”工程全覆盖。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现有教师专业能力,逐步建立国家、自治区、地区、援疆省市“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好“国培计划”、“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援疆省市挂职培训。推动“新疆教师特岗计划”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加大从内地招聘教师力度,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免费培养计划。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国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学生必修课程,合理安排课时,强化课堂教学。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普法教育专项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百千万”德育思政骨干培训计划。

第三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确保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两手抓好、两手都要硬”,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和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创新形式内容,提升思想道德内涵。坚持用中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树立新风尚。深入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好“两纲”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喀什特色的现代文化,着力推进乡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统筹建设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坚持建、管、用并重,广泛开展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常态化基层文体活动。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和保护工作。努力挖掘喀什历史文化,鼓励创造和宣传一流文化精品。宣传岳普湖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发展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策划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尝试整合,把岳普湖打造成喀什文化旅游半小时经济圈上的重要节点。

加快发展新闻传媒事业。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传播正能量。加快媒体阵地建设,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整合发展。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原创译制。实施好“春雨工程”、“西新工程”、“东风工程”、“天山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城市影剧院及每个乡镇布局1个电影院。到2020年,广播人口全覆盖,电视人口全覆盖。

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发展体育服务业,充分挖掘体育产业潜力。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中小型体育设施,发展全民健身休闲项目,丰富民族体育赛事和活动。实施好乡镇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加快推进乡村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布展,争取每个行政村布局1个体育活动场。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第四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统筹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全面覆盖,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民生“底线”。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贴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不低于70%,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支付限额。加快实施“金保工程”,加快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业企业社保参保率达到100%。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实施“关爱工程”和“霞光计划”,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水平。加大老年养护楼建设,完成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儿童福利院基础设施、15个社区服务站、4个乡镇敬老院、4个慈善爱心超市等公共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和孤残儿童救助保护。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残疾人关爱工程。加强贫困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收养和治疗服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

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婚姻档案历史数据补录工作。进一步完善殡仪服务设施,加快建设1个殡仪馆,完善公墓建设。

第五节加强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全县各族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完善县、乡(社区)、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处置、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县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水平,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及麻疹防控和包虫病、碘缺乏症等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健全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加快建设县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和应急流动医院,建立空地立体化医疗救援体系。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和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大力推进全科医生培养,重视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项目,实现与地州、自治区级远程会诊系统的衔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食品药品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管网络,加强能力建设,组建乡镇监管机构,落实行政村(社区)协管员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市场监管。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重点在医疗机构设置未达标的城乡结合部、偏僻乡(镇)场(村)开办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服务。

提高计划生育水平。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落实人口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加强计划生育执法队伍建设,开展违法生育治理,依法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实施更加积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制度及地方特色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提高奖励标准。将富农惠农、就业培训、创业贷款、以工代赈等优惠政策重点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计划生育父母光荣证》家庭,实行晚婚晚育、生育间隔、采取长期避孕措施的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好的村(社区)倾斜。加强县、乡两级计生服务站建设,改善计划生育服务设施设备条件,提高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进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计划生育正面宣传引导和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宣讲、农村广播、标语、宣传画、妇女儿童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和促进脱贫致富等正面角度,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宣传,提高少数民族青年和妇女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广泛深入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及“阳光计生”活动,继续巩固自治区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称号,争创自治区级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县。到2020年末,全县总人口控制在20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

第六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按照“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完善机制”的扶贫工作方针,落实“六个精准”工作机制,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加大扶贫投入和管理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突出重点,进一步改善贫困乡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到2018年12100户、42859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4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减少贫困人口存量,严控并及时化解增量,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对农村扶贫对象实行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的精准扶贫机制,完善扶贫信息系统,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突出重点,差别对待。加强动态监管,形成扶贫工作“对象瞄准到户,情况掌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措施落实到户,效益体现到户”,建立和落实贫困人口进退动态调整机制。计划2016年脱贫28个村26334人、201713个村16525人、2018巩固脱贫成效。

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通过易地搬迁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解决8176名人口脱贫,采取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村一策、一村一规划的办法推进易地搬迁,同时保留他们在原区域内的生产生活要素,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岳普湖县主要以集中搬迁为主,将岳普湖乡和岳普湖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集中安置,其它乡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在本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大力建设重点生态防护林,加快发展林下产业,加大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地减水等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通过产业链延伸增值增效解决20780人脱贫。全力抓好30万亩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小茴香、西甜瓜、设施农业、庭院经济、无花果等特色种植业;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建设,引导养殖小区、合作社规范发展,引领千家万户发展养殖;抓好晨光色素、绿丹枣业、玉昆仑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等现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再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本地农产品就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教育扶持和转移就业解决9488人脱贫,其中教育扶持2088人,培训就业7400人。坚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14年免费教育和控辍保学工作,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上大学和接受职业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除落实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还优先享受一系列资助政策,努力把贫困乡村的孩子培养出来,帮助彻底改变命运,阻止贫困代代相传。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支持贫困人口参与特色产业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在乡村设立卫星工厂和加工车间,最大限度地吸收当地贫困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务工,使这部分人通过发展生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稳定脱贫。

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解决12120名贫困人口脱贫。在国家、自治区的支持下,推进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促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有效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创新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援疆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重点项目、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奖代补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户的投入积极性。

第九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科技人才支撑

按照自治区和地区统一安排部署,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提高岳普湖县科技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与集成,形成创新整体优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突出产业优化、园区建设、平台创建、人才引进、要素集聚、成果转化等重点,形成具有岳普湖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在行业骨干企业扶持建设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工程化研究,提高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积极推动现有科技型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

加大运用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探索设立县级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拓宽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融资渠道。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种植、养殖、建材、医药、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加工贮运、循环农业等重点方面专项攻关,大力推广棉花、红枣、小茴香、甜瓜、万寿菊、疆岳驴、肉羊等特色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积极申报、启动实施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农村科技带头人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积极开展生物治碱和多种治碱新材料、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解决沙生植物选育、盐碱区植被恢复、沙生灌木开发利用以及盐碱化防治等技术难题。

依托泰岳工业园区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泰岳工业园区、光伏园区、物流园区、微小企业孵化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加强三园一基地创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在泰岳工业园建设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促成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岳普湖落地。推进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每年扶持1—2户专利数量和质量在全县排名靠前及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同行业领先的示范企业,力争“十三五”期间,把泰岳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自治区级高新园区、科创中心和企业孵化平台。

深化科技服务民生行动。围绕人口健康、生态保护、公共安全、民生信息、科普及技术培训等领域,发展民生科技事业;紧密结合本县实际,继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科技文化中心、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科普场所和设施,重点开展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之冬”、“科普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为载体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建设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真正把农业科技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农业市场信息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和深化科普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各族骨干人才、少数民族精英人才、宣传教育、社会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将汉族专业技术人才纳入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范畴,解决汉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水平低、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选干部、配班子,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突出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严把政治标准,优化班子结构,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积极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加大乡镇干部到北疆异地挂职,争取中央企业、山东省干部来县挂职力度。加强乡镇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保障。

第三节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行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地推进简政放权,努力把岳普湖县打造成为喀什地区行政效率最高、服务效能最好、发展环境最优的县。

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覆盖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科技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统筹资金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力度,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提高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PPP等模式,拓宽县域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效益。

发展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人民银行金融服务站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基础服务覆盖到村。吸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落户岳普湖。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积极引进政策性保险机构,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资。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财政贡献中的作用。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自愿转户进城,落实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确保转户居民真正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不断探索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具体办法,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实行统一身份证管理。

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强化保护耕地资源,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在承包地和林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完善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的用益物权。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

大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深化文教卫生、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十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环保优先”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加快形成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美丽乡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使岳普湖县成为喀什的后花园。

第一节保护自然生态

科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控制用水总量,改变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加大节水改造力度,2020年前力争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坚持土地利用与水资源分布相匹配,依法开展土地开发(开荒)清查工作,坚决遏制非法开荒行为。强化建设用地的规划引领、制度约束、市场调节,多措并举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基本农田红线。强化基本农田监管,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积极推进工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提高产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乱占、乱开土地等违法违纪行为。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态林建设,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工程,加快“3.75万亩生态防护林”、新一轮4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防沙治沙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20年在沿风沙线努力营造比较完备的四大绿色屏障,四条绿色通道共27.41万亩。重点在岳普湖乡、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乡、阿洪鲁库木乡等县内沙漠边缘开展封育,以耐旱、耐碱的红柳、胡杨为主,积极开展人工补植,补充林木植被资源,扩大沙区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洲内部防护林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对老化和退化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以杨树、沙枣、胡杨为主,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绿化道路、绿化城乡居民点、公路沿线以及绿洲内部生态薄弱区防护林建设,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同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盐碱化土地治理。提升暗管改碱技术装备水平,加强节水型治理技术研发,明沟排水与暗管改碱相结合,耐盐抗旱作物与控盐灌溉技术相结合,争取以最少的淡水资源取得最大的治理效果。“十三五”期间,通过暗管改碱技术改造盐碱化严重耕地10万亩,通过其他方式整理盐碱化严重耕地13万亩。

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强化城乡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保障环境安全。

加强水环境安全保障。做好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禁止在饮用水源区保护区排放各类污染物,严禁由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污染。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禁止从事植被破坏等影响水源水质的开发活动,确保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的安全和使用。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动态监管平台,提高污染防控监管水平,加强对水源地安全隐患的排查,开展对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检查和监管,禁止工业企业利用暗管、竖井偷排、漏排污水,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污染地下水。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通过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噪声防治、噪声监管等途径,全面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及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提升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对县城道路两侧噪声敏感路段、学校、办公区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汽车喇叭音响等污染。加强工业园区噪声污染防治,使高噪声车间或设备尽可能远离周边敏感点。加强对城市建成区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登记和噪声许可证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噪声扰民现象。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建设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所或设施,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推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各类大气污染源的环境监督管理,继续实施好“蓝天工程”,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优化城市供热布局,实施集中供热企业脱硫除尘改造,深入开展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严格园区入园企业环境准入,推动园区企业技术发行和转型升级,减少燃煤排放对大气污染,确保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发展太阳能、沼气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以电力、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制定并实施扬尘污染控制规定,建立扬尘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加大宣传环保的力度,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充分调动村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污染土壤修复示范,认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抓好农田残膜综合治理,促进农膜回收再利用,保护农业区生态环境。依靠生态补偿资金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及村庄环境治理,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等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带动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秸秆综合利用。

第三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继续加强工业“三废”治理力度,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对工业产品和污染物排放实行全过程控制。鼓励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坚持“以新带老”的政策,强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水回用、生态利用,实行污水资源化。积极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十三五”期间,完善全县污水收集及处置系统,使县城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0%;加快建设污水、中水回用综合利用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推动重点排污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污染物排放超标或超总量指标以及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的企业,依法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对燃煤设施排放废气采用脱硫除尘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工业废水要采用循环、重复利用和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排放量,控制工业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对工业固体废物实行资源化综合利用,进行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削减任务,完成辖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任务,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及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事故发生。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园区的设计与改造,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严格排放强度准入,以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废弃物集中处理为重点,对全县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强化源头控制,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禁止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重点加强纺织服装、造纸等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完善再生水利用,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

第四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应急平台建设。民政、气象、水利、地震、土地、农业、应急办等部门建立比较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应急平台体系和37个乡村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队伍建设,配备天气雷达等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形成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手段。

加强气象防灾预警能力建设。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为重点,加强对旱情、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气象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应急预警预报、管理能力和水平。建成以现代气象监测网络为基础,气象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市、乡村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系统。到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

第十一章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升发展稳定水平

紧紧围绕实现岳普湖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坚持“用政府资金保民生、用社会资金促产业、用全县资源抓培训”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援疆工作的落实,全面提升经济、产业、民生、人才等援疆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十三五”期间,争取落实援疆资金11.05亿元,坚持援疆资金项目安排向基层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重点乡村倾斜,加强就业、教育、人才援疆工作,持续改善各族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层组织政权能力建设,着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把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民心工程。

第一节突出抓好促进就业工作

紧紧围绕增加就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目标,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等方式,千方百计促进各族群众充分就业。

进一步促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就业规模。通过用工奖励、运输补贴、贷款贴息、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岳普湖投资办厂,扩大就业规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泰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3平方公里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和4平方公里仓储物流园区建设。到2020年,在乡村分步建设卫星工厂10家,农村产业社区30个,吸引就业人数5000人,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10家,集中就业人数比重达到70%,园区成为就业的主平台。

加强语言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基地(中心),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新成长劳动力、输出劳动力开展语言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支持企业依托自身力量或与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对本地员工开展在岗培训,提高在岗职工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第二节大力提高教育援疆水平

深入推进教育援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充实教学力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帮助提高全县教育水平。

支持教育提质扩面。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教师轮训和师范生培养,每年为全县培养100名教师。大力推进示范村建设,在乡村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和识字教育。

继续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山东省泰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岳普湖县中小学免费开放。继续抓好新疆内地高中班、内地中职班的办学工作,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安排部署,实施好资助在内地上学的大学生项目。

第三节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紧贴各族群众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为抓手,统筹实施好安居富民、改善城乡环境和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族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民生工程,切实提高各族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支持安居工程建设。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支持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实施16000户安居富民工程。统筹考虑与农牧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安居富民房建设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在安居的同时积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阿其克乡、色也克乡、岳普湖乡、阿洪鲁库木乡4个乡镇提升改造,完善小城镇中心区道路(公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环卫等主要基础设施。结合“美丽村庄”建设,支持全县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使城乡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大力支持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进一步支持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岳普湖县结核病防治、岳普湖县东城区人民医院扩建及岳普湖县达瓦昆医院回购利用等各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支持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帮助解决各族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突出问题。

第四节深化人才援疆及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完善人才培养使用的配套机制,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援疆干部为纽带,加强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和融合,增强“四个认同”。

支持全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岳普湖县干部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实施好高技能人才和紧缺职业技能人才赴山东省培养培训工程、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程、基层干部轮训工程。加强对教师、医生、农业、林业、文化、建设等各类紧缺人才及基层干部的培养,实施好农村党员培训和周末大讲堂项目。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全部到山东培训一遍。

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派岳普湖县急需的紧缺人才,争取山东省重点增派教师、医生、农业、文化、公安、安全等方面援疆干部人才数量。通过柔性引才工程,争取山东省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园区管理等人才的支持力度。

多层次、全方位推进交流交往。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青少年“手拉手”、两地考察、参观学习、定期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岳普湖与泰安市各族群众交往的常态化、长期化。

加强文化引领和宣传工作。支持常态化开展科普、阅读、展览等各类活动。支持开展“电视送农户,文化进万家”活动,支持乡镇和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支持岳普湖县文化宣传工作,不断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引领世俗生活、丰富精神生活、促进民族团结。

第十二章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关于深化兵地融合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融合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的思想,建立长期稳定的兵地合作关系,完善岳普湖县与42团联席会议制度和战略规划协调机制,努力开创兵地融合发展新局面。

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统筹推进岳普湖县与42团在经济发展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对外开放、园区共建、科研合作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协作。推动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优化整合,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深入推进岳普湖县与42团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医疗卫生、教育人才、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融合。形成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流交融共建、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局面。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

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县各级党政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引领发展能力水平,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完成规划任务。把规划实施作为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和目标的落实。

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协调推进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本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全县上下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

落实部门分工。县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合力推进规划实施。行业部门要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积极落实政策,抓好项目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协调推进。定期对规划实施、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为规划完成营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县规划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将规划实施工作及成效,纳入县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进行考核,对规划落实不力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本规划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5-2020)》、《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衔接;并与县各行业专项规划相衔接。

做好对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根据对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施情况,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如需对目标作出调整,应报县人大批准。在规划实施期满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终期评估工作。

相关文件:

作者:
【打印本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