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岳普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8-25 19:57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4年,岳普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地区市场监管局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全局工作法治化、法治工作全局化”,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学习宣传,树牢法治思维。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计划,同时督促干部下载法宣在线、学习强国等手机APP进行网络学法,不断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依法开展市场监管工作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法用法,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今年来开展法律学习培训6场次,参加干部90人次。二是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积极参加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地区“法治讲堂·逢五必学”法治培训,参加培训班14人次。制定学法清单,定期开展专题法律法规学习。三是常态化开展主要领导讲法活动。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由局党组书记每季度进行一次带头讲法活动,营造了“领导带头讲法”、“干部依法执法”的良好氛围。开展主要领导讲法活动4场次,受教育人数达70余人次。
(二)坚持高站位,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组建成立法治专班,统筹推进法治工作。建立法治“双清单”,将清单项目指标层层分解,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科室,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活动,持续用好市场监管大讲堂,通过讲执法、促讨论,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和人员素质,已开展培训8期26课。将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纳入全局量化考核体系,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化管理,月通报、季总结,结合法律法规大比拼、办案能力大比武等系列活动,推进“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
(三)坚持高标准,多措并举推进依法行政。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认真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专业意见,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切实抓好风险点防控。二是进一步细化执法文书使用标准,规范档案资料。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以制度约束构筑规范化、标准化执法体系。召开重大案件审核会议11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年共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146起,罚没款27.7万元。。三是全局配发执法记录仪17台套,执法对讲终端16部,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全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100%,应当依法公开的执法信息做到100%公开。四是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整治活动,牵头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严格执行首违不罚、轻罚事项清单,综合采取行政指导、约谈等方式,切实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2024年以来,办理不罚案件13件,轻罚案件67件,受益市场主体80户,促进市场主体心无旁骛抓发展。五是以“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执法监督,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化、案情通报常态化、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规范化。
(四)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优化抽查事项,统筹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点支撑,召开“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1次,开展抽查任务23件,抽查市场主体99户。
(五)坚持新思路,开创监管执法新局面。一是深入推进“干部走一线、企业优发展”活动,全局16名执法人员建立包保队伍,由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县个体户、企业进行帮扶、指导,通过“起底式”掌握诉求、结合对上争取、专家指导,“靶向式”精准施策。二是强化服务理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加快“消费维权站”“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执法人员、调解员同步入驻,切实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利用12315、12345平台共已调解消费者投诉纠纷35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万余元。进一步规范对涉企投诉、举报流程,指导、帮助规范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标签、标识,减少职业索赔人对生产企业的干扰,共处理职业索赔人恶意举报16起。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监管。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持续扩展“互联网+监管”覆盖范围,推进液化气气瓶充装单位过程化智能化监管;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持续推进“两个责任”落实,1350家主体包保全覆盖,积极探索食品生产企业“云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AI抓拍、闭环处置及校园食材“快检+快处”源头管理全线运行,逐步向一般餐饮单位延伸,着力构建智慧监管全过程保障体系。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存在的不足
1.部分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证据收集不充分、适用法律不准确等问题。
2.智慧监管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市场监管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
3.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普法方式方法还不够创新,部分群众对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理解度不高。
(二)原因分析
1.随着市场监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部分执法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导致法治意识和业务能力跟不上工作需要。
2.智慧监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智慧监管平台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数据共享和应用水平还不高。
3.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和接受能力,宣传内容和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导致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强执法队伍,确保现有执法人员能够满足日常监管行政执法工作需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力度,以单位集中培训、派出外地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达标的新一代执法人员;三是持续开展理论结合实际的实地演练活动,营造学中干、干中学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智慧监管建设。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功能,整合市场监管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二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市场监管中的应用,探索建立智能化监管模型和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主体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三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对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高监管效能。
(三)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一是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进一步细化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普法任务和责任,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和接受能力,开展分类普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度。针对企业,重点宣传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针对消费者,重点宣传消费维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
(四)加强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成立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小组,重点监督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办案程序不合法、选择性执法、感情执法等问题,有效防止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督促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文明执法环境。
相关文件: